媒体报道

北京女排剑指全运会奖牌 蓄力冲击历史新高度

2025-06-30

距离 2025 年全运会开幕仅剩 28 天,北京女排训练馆内的气氛愈发紧张。老将王云蕗脚踝处的钢板尚未取出,每次落地时仍能听到 “咔嗒” 轻响,但她坚持每天加练半蹲和扣杀;队长金烨带领年轻队员在发球机前反复练习,电子屏显示她近 10 次扣杀中有 7 次直接得分;主教练匡琦紧盯战术板,在训练间隙不断提醒二传与副攻的配合节奏。这支经历过 34 年等待的队伍,正以破釜沉舟的姿态向全运会领奖台发起冲击。

一、历史积淀与现实突破

北京女排的全运征程充满坎坷。自 1983 年第五届全运会获得亚军后,球队陷入长达 34 年的低谷,直到 2017 年才以季军身份重返领奖台。上届全运会因主力伤病未能晋级决赛圈的遗憾,至今仍萦绕在老将们心头。如今,随着王云蕗、金烨等核心球员的归队,以及邹佳祺、单琳倩等年轻国手的崛起,球队迎来了新的黄金周期。

在 2025 年全运会资格赛中,北京女排以 B 组第三名的成绩强势出线,时隔八年重返正赛。资格赛中,金烨以场均 18.5 分的表现成为得分王,单兰沣、金佳宝等新秀在关键场次贡献绝杀,展现出 “新老交替” 的显著成效。主教练匡琦在赛后直言:“这次晋级不仅是实力的证明,更是团队凝聚力的胜利。”

北京女排剑指全运会奖牌 蓄力冲击历史新高度

二、伤病阴影下的韧性坚守

王云蕗的伤病是北京女排备战期最受关注的焦点。去年在俄罗斯联赛重伤后,她的脚踝植入钢板,医生建议至少休养一年,但为了全运会,她选择带伤归队。训练中,她的护具需每日调整,训练后还要接受康复机器人的模拟跳跃训练。“钢板取不取不重要,重要的是不能让上届的遗憾重演。” 王云蕗指着训练馆墙上悬挂的上届失利照片说,“这张照片会提醒我们,拼到最后一刻才是北京女排的底色。”

金烨同样面临体能挑战。作为队中唯一参加过三届全运会的老将,她在亚冠联赛中独揽 114 分,却在资格赛对阵上海的关键战中出现膝盖不适。为了保持状态,她每天训练后单独加练发球和拦网,并主动承担起 “传帮带” 的责任,将自己的比赛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队员。

三、战术革新与青春力量

匡琦的执教理念为北京女排注入了新活力。这位以培养年轻球员著称的教练,摒弃了 “依赖明星球员” 的传统思路,转而构建 “全攻全守” 的战术体系。他要求队员每天训练时间不少于 12 小时,重点打磨发球破攻和网口对抗能力。在亚冠联赛中,北京女排正是凭借发球带动拦防的策略,以 “让二追三” 逆转越南隆安队。

年轻球员的成长是球队最大的惊喜。邹佳祺在排超联赛中以 10.78 的二传指数位列第四,单琳倩在资格赛中贡献 7 次关键拦网,董禹含作为 00 后主攻在亚锦赛决赛中独得 20 分。“我们不追求完美,只要求每堂训练课都有进步。” 匡琦说,“年轻队员的失误率已下降 30%,这就是最好的成绩单。”

全运会正赛分组揭晓后,北京女排与江苏、福建同处 B 组,出线后可能遭遇天津、上海等传统强队。江苏女排拥有hth华体官方下载app张常宁、龚翔宇等国手,天津女排则凭借李盈莹、王媛媛的组合稳居夺冠热门。对此,匡琦制定了 “以弱胜强” 的策略:“小组赛重点冲击江苏,淘汰赛针对天津的一传漏洞制定发球战术。”

近期与天津队的教学赛中,北京女排虽以 0-3 告负,但王云蕗在最后两局的扣杀成功率高达 65%,让教练组看到了突破点。“我们不惧怕任何对手。” 金烨说,“全运会的赛场上,拼的不仅是技术,更是一颗‘北京未赢够’的心。”

五、未来展望与精神传承

训练馆的灯光每天亮到深夜,队员们离开时总会互相击掌加油。更衣室里,金佳宝的衣领别着一枚褪色徽章 —— 那是上届全运会失利后,老将们送给新人的 “北京未赢够” 纪念章。如今,这枚徽章已传给 00 后副攻单兰沣,成为球队精神的象征。

“我们的目标很明确:先冲进前四,再冲击奖牌。” 匡琦说,“等国家队的主力归队后,我们还会进一步调整阵容。但无论结果如何,这支队伍已经展现出了北京女排应有的血性。”

从 1983 年的亚军到 2017 年的季军,从资格赛的艰难突围到正赛的全力冲刺,北京女排用三十年时间书写了一部关于坚持与突破的传奇。当全运会的哨声响起,这支由老将掌舵、新秀护航的队伍,必将在赛场上诠释 “是时候出成绩了” 的真正含义。而无论最终能否站上领奖台,她们拼尽全力的姿态,早已是北京排球精神的最佳注脚。